第440章:《功夫》全方位带来的震撼_我从顶流塌房了,系统才来?
火车小说 > 我从顶流塌房了,系统才来? > 第440章:《功夫》全方位带来的震撼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40章:《功夫》全方位带来的震撼

  啥?

  郭斌,你弄啥呢?

  看到郭斌发表的这篇关于《魔都堡垒》的影评,不少网友都下意识揉了揉眼睛,以为自己看错了。

  就连灿星文化的总裁在见到郭斌的影评后,心情一时猛跳。

  总裁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:果然,还是有人懂这部电影的!

  但一看到影评全篇,他差点晕死。

  气得爆炸。

  只见这篇名为【《魔都堡垒》,同样是一部划时代的电影作品】内容写道:

  “各位,求求你们不要再骂了,不要再黑这部电影了。

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部电影的确是具备划时代意义的,甚至我认为它的意义比《功夫》更胜一筹。因为它象征着小鲜肉担当的电影末日到来。

  在过去的几年中,由于流量明星的高热度、高人气,营造出了一个虚假的繁荣人气假象,将整个业内以及网友都忽悠了,以为流量明星有着强大的市场号召力。

  于是,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小鲜肉为主角的电影、电视剧……一部又一部刷新评分下限和我们观影体验的烂片诞生了。

  甚至它们抢占了老戏骨的份额、抢走了老演员的片酬、无视导演的命令,对于演戏时候的规矩全不遵守,将影视市场搅得一塌糊涂。然而在资本的力推以及粉丝的疯狂追捧下,大家只能忍气吞声。

  这时候,《魔都堡垒》出现了!

  对于小鲜肉来说,这就是他们辉煌的巅峰。数亿元的电影大制作、元旦档、主角,全网掀起的热度,长达一个月的舆论巅峰浪潮,让许多人以为小鲜肉会开创出一个全新的电影纪元!

  果然!

  它没有让我失望。

  一个虚幻到了巅峰的高楼大厦,在延伸到一定高度后,迎来的必将是轰然的坍塌。

  而《魔都堡垒》则变成了大厦顶端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,直接让虚幻的小鲜肉世界瞬间崩塌,化为了虚无。

  所以我才称之为划时代的电影,我想作为小鲜肉时代的结束,《魔都堡垒》必将会被历史永远铭记!”

  当看完了郭斌这篇“特殊”的影评。

  本来都已经操起了键盘,想骂郭斌收了钱的网友都惊为天人。

  “卧槽啊,郭斌我给你跪下了!”

  “真特么的神评!”

  “哈哈哈哈,好一个《魔都堡垒》也是划时代的电影。”

  “说的太有道理了,我佩服的五体投地。”

  “完全正确,《魔都堡垒》敲响了流量的丧钟,就凭这一点它就要被历史铭记。所以我再去奖励一颗星。”

  “本来我还在为花了几十块钱而心痛,但看完影评后,我心情舒畅了。果然老人的话是对的:哪怕是一坨屎,它都能肥沃土地。”

  “……”

  当王默看到这篇影评的时候,都赞叹不已。

  这个影评人,真特么的人材!

  连如此独特的点评角度都能够找到。

  倒是灿星文化上下,一个个气得几乎吐血。

  因为郭斌的这个影评,羞辱程度比2.6分更深。

  划时代?

  被历史铭记?

  我去你姥姥!

  如果不是现在是和谐社会,高层们都想对郭斌发出必杀令了。

  当然,郭斌的影评只是其中之一。

  对于两部差异化如此巨大的电影,几乎整个华夏的着名影评人甚至营销号、媒体都不会放弃抢流量的机会。

  于是。

  在短短时间内,各种影评就如雪花一般冒了出来。

  内容都大同小异。

  一个好。

  一个烂。

  口碑的两极分化,终于体现在了票房上。

  第一天,《功夫》拿下了2.1亿票房,而《魔都堡垒》仅仅只有7500万票房,甚至这七千多万还有一半是预售票房。

  当然。

  如果仅仅只是从票房上来看,《魔都堡垒》的成绩似乎并不差。

  首日七千多万的成绩,放到其它电影上,最终票房怎么也得上十亿。

  然而只有业内人才清楚,《魔都堡垒》废了,废的再也没有任何起色。因为他们能够看到一个核心的上座率:

  《魔都堡垒》首场的上座率为56.3%,第二场上座率便骤降到了23.1%,第三场上座率直接跌到了9%,而首日最后一场的上座率,更是低至4.5%。

  可以说,《魔都堡垒》又创造了一个奇迹,首日上座率暴跌十倍的奇迹。

  院线从来都是以盈利为目的,当一部电影的上座率无法支撑它的排片时,那降低排片就是必然的。

  于是。

  次日,《魔都堡垒》的排片直接跌落到了15.6%,上座率腰斩!

  反观《功夫》的排片率,则上升到了43.5%。

  排片的变化,在大家的意料之中。

  然而第二天的票房,却依然让许多人惊掉下巴。

  当第二天结束后,众人看向这一天的最终票房时,再次全网一片惊呼声。

  仅仅只是第二日,《魔都堡垒》单日票房就跌到了1988万,连两千万都没到。这种断崖式的票房,怕是前无古人。

  再看《功夫》,这天的票房定格在了4.3亿!

  许多人都看傻了。

  因为华夏历史上的电影,就没有出现过如此变态的单日票房。虽然由于第一天口碑的爆炸,让许多人猜到了第二天的票房会上升,可谁能想到它不但上升了,还翻了一倍多!

  “太变态了吧?”

  “单日票房四亿多?”

  “妈呀,我记得华夏票房史上的单日冠军之前才3.7亿吧?现在让《功夫》一下拉升了几千万?”

  “逆天的成绩。”

  “难道这部电影票房要创造历史了?”

  “之前华夏的票房冠军是51亿,莫非《功夫》要超越这个数?”

  “快看看猫眼上面对这部电影的最终票房预估是多少。”

  许多人心情翻滚,连忙打开了猫眼票房。

  在猫眼上,一般都会有专业机构评估出来的电影最终票房。

  比如昨天在猫眼上,其预估《功夫》票房为:33亿。

  而现在,大家赫然发现猫眼票房上,这个预估票房变成了52亿!

  “妈呀,52亿!”

  “超了,真的超了!”

  “《功夫》要创造华夏票房历史了?”

  “太逆天了吧。”

  “主要还是好看,我已经二刷了,依然意犹未尽。”

  “说的没错,这部电影真的称得上华夏电影巨作,全程燃到爆。”

  虽然猫眼上的预估票房,在许多情况下波动太大,但是当众人见到《功夫》预估票房超越了华夏历史上电影最高票房后,还是一阵激动。

  尤其是云海传媒,抓住这个点再次加大了宣传。

  史上第一喜剧!

  开创无厘头喜剧纪元!

  预估票房历史第一!

  口碑全面爆炸!

  各种各样的宣传标语,都能够激发影迷们的热情,继而让他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走进影院,来观摩《功夫》。

  接下来几天。

  这部电影的票房,完全以一种火箭升空的方式开启了大爆炸上涨。

  元旦第三天,单日票房4.6亿。

  元旦过后第一天,单日票房依然有着逆天的2亿。

  接着便是。

  2.4亿。

  2.7亿。

  2.5亿。

  当时间过去一周后,《功夫》的总票房来到了夸张的20.6亿。

  “第一周。”

  “破二十亿。”

  “工作日平均两亿以上。”

  这几个关键词叠加在一起,足以让许多人瞳孔地震。

  尤其是在上映七天后,其票房并没有半点颓势,依然十分坚挺。

 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,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这部电影并不是单纯的搞笑,而是有着相当多的细节在里面。

  某个影迷就发表了一则点评:【《功夫》的这些细节,你发现了吗?】

  “许多人看《功夫》的时候,都只是惊叹于里面一波强过一波的功夫,以及一次又一次笑得前俯后仰的幽默。但在你们看电影时,发现了这些小细节了吗?”

  “首先是阿珍,龅牙珍在贫民窟里面居然能听得起唱片,而且还说要给众人房租,说明她平时应该很有钱。并且她每次出镜的时候都会换一身衣服,从未重复。那大家有没有想过龅牙珍为何勤换衣服?为何这么有钱还住猪笼寨?”

  “许多人肯定以为龅牙珍是在从事特殊行业。但里面却还有一个细节:在片头斧头帮发家历史的画面中,可以清晰看到阿珍坐在赌桌的对面,身份尊贵。能上那样的赌桌,龅牙珍怕是远比我们想象的身份要复杂。”

  “其次,三大宗师每次的出场顺序都是一样的。暗示着三人的武力值高低。”

  “苦力强被天残地缺杀之前,有一只猫被无形的音波斩成了两截,那里就凸显出了瞎子的实力不简单。”

  “酱爆每次的出场都是衣衫不整,然而在三大宗师的葬礼上却罕见穿好了衣服,表示了对他们的尊重。”

  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:我一直觉得酱爆是里面一个隐形的大boss。网络上有一个热议便是到底是谁将斧头帮二当家打到油桶里的?首先排除苦力强,虽然他承认了是他自己,但苦力强并没有出手的空间。只有酱爆站的位置才最有可能。”

  “天残地缺其实只有一个盲人,你们注意细节就会发现。”

  “阿星准备打劫哑女时,两人动作是在至今王默上一部电影《精武英雄》,两部电影隔空产生了互动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camdc.com。火车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hcamdc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