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二章红军来了(2)---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
火车小说 > 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> 第三十二章红军来了(2)---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十二章红军来了(2)---

  最小的弟子徐医参摇摇头说道:“可我们……”

  徐医参才开口就被旁边站起来的徐远山打断:“医参,这个人就交师傅来接待,你继续看下一个病人。柳依依,去到外面再叫进来一位病人让医参看。”

  柳依依是一名年龄排11位的女弟子,就是在门口时张池明遇见穿着干干净净衣服的女孩子。

  “这位先生,请跟我到后院来,”徐远山给张池明招招手,自顾自就往后面走,“在这里说话会影响孩子们给病人看病。”

  到了后院,徐远山拉过一张椅子给张池明坐,自己坐到了另一张椅子上,“我先不问你从哪里来的,能不能报一下你自己的真实姓名?”

  张池明虽然有些好奇但也不胆怯,他个人的经历也非常奇特,13岁时还被打成ab团,所以当面临徐远山像审问的发问时仍镇静回答:“我的姓名啊,姓张,名池明,张池明。”

  这和后世查到的资料上有名有姓的人对上了。

  徐远山又看了看对面的张池明,心里暗暗赞叹,如此年轻的面孔放后世也就是高二学生的样子,而现在已经是军作战参谋了,20岁不到时出任八路军115师作战科长,不愧是最年轻的开国中将。

  徐远山点点头:“好吧,你有什么要求就提出来吧,我猜你是从山里的队伍出来,说话不是本地口音。”

  张池明见徐神医能猜出他是红军也并不奇怪,最近红军要出山的风声这么紧,想到也是自然的。

  最关键的是,他从对方的言语和表情感到了一种亲切感,同志之间的亲切感。

  这个年代,同志的友谊友情是很牢靠,代表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,这时“战友”这个词还没流行也赶不上“同志”的重要。

  后世的影视剧中,握手喊“同志”如果不热泪盈眶,说明没演到位,实际上是很符合当时的真实情况。

  张池明说道:“我是山里的红军,部队首长让我来请你去给我们的伤员治病,价钱好说。”

  徐远山沉思了一会,然后说道:“红军啊,是一支穷人百姓的军队,但是我暂时不能离开子午镇到山里去。”

  麻醉药还没有到手,如果遇上要动刀做手术的就麻烦了,而且进山后和部队在一起也不方便穿越。

  徐远山不等张池明开口请求,继续说道:“不过我可以先把十名弟子派过去,他们能应付一般的伤病,如果有需要开刀动手术的,你们就把伤员集中抬到子午镇附近,有我弟子给的药和治疗,病情能稳得住,直接在一个山谷建立营地,方便我就近过去治疗,至于说报酬吗将来见到你的长官后,我再和他商量,总之不会让你们为难就是了。”

  张池明说道:“那就让你的弟子马上跟我走吧。”

  徐远山摇摇头:“一下子走太显眼,你们就在镇外接应吧,你先带一名弟子出去,然后我让他们两两一起出去,因为他们还需要带一些药品,你到门外等一会,我去安排。”

  等到张池明出去后,徐远山让肖俊虎在前面房子继续诊病,把13名弟子都叫到后院。

  “师傅我准备让你们去出诊,去给山里的红军伤员看病,这是一支穷人百姓的军队,所以尽量把病看好,有什么难治的商量再定,定不下的以后由师傅来处理,这次距离有点远,柳依依,赵石尔和徐医参就不去了,留下来帮助师傅照看诊馆。”

  徐远山把弟子中年龄最大有15岁的女孩子叫过来:“李谷一,你和刚才进来的张先生先走,然后在镇外等着,其他的两人两人走,每个人把药箱带上,药品我都已经准备好了。”

  这次准备的药品,每个人都备了能治一百人的份量,主要治创伤为主,但治其它病的药品种类也齐全,就连治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每人都备二十瓶。

  弟子们去拿箱子准备后,徐远山又给李谷一叮嘱:“他们哪里有一个最大的长官,姓徐,你要注意观察一下,可能是前期痨病,你按我教的给他配一些药,这是你看出来的,记得不能说是师傅告诉你的,否则别人会看偏你们,这样会丢师傅的脸。”

  李谷一轻轻答应:“知道了,师傅,出去后我一定小心,也会照顾好师弟师妹们。”

  徐远山微笑说道:“你们也不用紧张,哪里有很多人和你们年龄一样的,都是很好的人,只要不胡乱评论他们和他们所做的事,也不要和他们争辩就不会有事,他们让医治谁就医治谁,另外因为大家都一样的年龄相处会很好的。”

  整个院子、房间都是欢呼雀跃的弟子,毕竟能出门到各处去转转可是比每天窝诊馆里给病人看病强多了,别忘了他们才是13岁到15岁,放到后世不过就是初一、初二学生,好动、自由、奔放就是他们的天性。

  看着看着,徐远山觉得自己的眼睛有些湿润了起来,想到这些弟子,当初如果没有买下来,也不知道在这民国乱世能活多久。

  或许,都有可能见不到新中国的诞生。

  男人有两个加速成长过程,一是有睿智的老人引导;二是有了孩子后,为了成为孩子的导师,油然而生的责任感反过来促进了自己的成熟。

  徐远山当初收徒的无意之举,短短在几个月里教出了第一批徒弟也使自己迅速成长了起来。

  而现在这第一批弟子,在徐远山采用后世高职培养方式下,“只知其然,而不知其所以然”,仅用两个月就摔打出来。

  而且,没有师傅陪伴下第一次结队行走在治疗疾病的路上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camdc.com。火车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hcamdc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